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人文·科技·健康分会是基于人文·科技·健康三类素养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以跨界·融合·赋能为主指导思想,以人的健康和成长目标而成立的复合型民间团体。
分会以医学和健康专业人员为基础,延请人文领域、科技领域、传播传媒领域等跨学科的医教产研商和老龄人群代表,集相互支持、相互赋能,共建共享健康与成长。
分会的组织架构
名誉主任委员、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常委、副秘书长和特约委员构成。
分会发起人介绍
丁荣晶:北京协和医院心血管科及康复医学科 主任医师,心血管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梅奥医学中心心血管专业高级访问学者, 美国心肺预防与康复学会Fellow,获美国心肺预防康复学会心脏康复专业人员资质认证。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脏联盟心脏康复预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双心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脏康复学组委员,国家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评审项目秘书长,中华运动康复学院副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发展基金评审专家。
从事心内科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27年,擅长心血管危重杂症优化治疗,对双心疾病、心脏康复有独到见解。
张超:国家高级健康管理师;广电播音主持 生命文化研思者,职业健康传播人;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特聘学术指导专家;主要兴趣与擅长领域:人文与健康、健康教育、健康传播、健康科普能力建设、健康管理师培训与健康管理实践、人才成长规律方面的政策研究。
主要优势:医学专业,在科普领域工作16年,承担省市级课题14年,拥有丰富的跨界资源。所创立的《健康科普演讲能力三循环培训模式》经过国家级部委多轮推广,拥有覆盖全国医学、医疗网络资源。
主要工作成果:遵循“探讨健康生命文化、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创造健康生活条件”指导思想,以推进医务工作者与大众的沟通交流能力提高和健康传播为职志,策划、组织、主讲相关活动千余场。
自2006起面向医务工作者开展科普演讲能力培训,迄今在全国范围内已经举办培训17年,参加学习人员从基层医护到学科带头人,从社区医院到三甲医院,培训效果广受认可。受众对象从基层社区到国务院机关,从普通医护人员到院士和学科带头人。
政策学术课题相关工作内容:
2015年作为成员参加中国科协承担国办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调研。
2017年承担完成中国科普研究委托的“国家医学科普能力建设与评估”任务。已经完成和本项目相关的科研任务:医学科普能力建设与研究.中国科普研究所国家科普建设与评估项目的分报告之医学科普能力建设评估与研究.任务编号:2017LYE020301. 项目承担单位。任务结题报告已经在蓝皮书《国家科普能力建设》中作为独立一章正式出版。
2018年承担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能力建设课题:移动互联时代知识付费趋势对医学科普事业的影响研究,项目起止:2018年5月—2018年12月,项目编号: 2018LYE020302,项目承担单位。
2018—2019年承担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数据库建设工作。项目编号:2018ysxh1-4-6-2,项目已经于2019年9月18日顺利通过结题。
2019-2019年承担青年科技人才数据库建设项目,负责数据采集、数据库设计建设工作。项目编号:2019ys-11-4-4项目已经于2020年9月14日顺利通过结题。
我要申请